首页
关于
说说
壁纸
更多
统计
Search
1
任何题目都可以套的万能作文英语
3,754 阅读
2
南宋朝皇太后荒淫:竟把儿子拉上凤床
1,466 阅读
3
第二职业干点什么好呢 适合普通人空余时间做的4个副业
1,130 阅读
4
创生之柱越看越恐怖,其实只是星际气体(6000年前就已被毁灭)
979 阅读
5
feng拼音怎么读 feng的读法
859 阅读
万象
教育
故事
励志
资料
范文
演讲稿
策划
求职信
模板简历
投资
登录
/
注册
Search
标签搜索
热点资讯
教育资讯
大学排行
报名
大学介绍
生活
百科知识
求职信
历史典故
工作心得
演讲稿大全
唐朝故事
宋朝故事
政策
明朝故事
汉朝故事
教育
专业排行
元朝故事
高考查分
muzi845
累计撰写
43,245
篇文章
累计收到
2
条评论
首页
栏目
万象
教育
故事
励志
资料
范文
演讲稿
策划
求职信
模板简历
投资
页面
关于
说说
壁纸
统计
搜索到
334
篇与
唐朝故事
的结果
2022-04-16
唐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的生母是谁?太穆皇后简介
平阳公主(?―623年),唐高祖李渊第三女,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,母太穆皇后窦氏。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,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。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《旧唐书》和《新唐书》中没有记载。太穆皇后(约569年―约613年),窦氏,唐高祖窦皇后,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(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,北周武帝之姐)的女儿。聪慧刚毅,颇有才华。嫁李渊,生子李建成,李世民,李玄霸、李元吉,一女平阳公主。谥号太穆皇后。她在李渊反隋之前就去世了,据说生前曾经劝说李渊不要把好马留在家里,要及早献给皇帝,以免引起隋炀帝忌妒。李渊当时没有听从,而后来不得不被迫献马以打消隋炀帝的疑心。李渊回想窦氏当初的劝言,叹息着对子女们说:“如果我早听了你们母亲的话,哪里到这地步。”李渊登基以后,追封她为皇后,并追谥为太穆皇后。李渊之后不曾再立皇后。平阳公主像
2022年04月16日
50 阅读
0 评论
2 点赞
2022-04-16
揭秘唐朝历史:唐睿宗李旦一个堪称传奇的皇帝
世界四大文明古国,其文明源远流长,光辉灿烂,但到如今,却只有中国,硕果仅存――这与中国文化的特质有关,更与中国人有关。我们学习历史,知人物,理典故,其目的之一,也是为了找到这种特质,学习它,使用它,传承它。屈原说,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而上下五千年的历史,何止是仅“修远”一词所能涵盖的?说到历史,就不能不提到唐朝,而提及唐朝,又有谁能忘了那个杀伐果断,心坚似铁的女皇帝武则天?今天我们要讲的,就是她的儿子――李旦,天底下首屈一指的男人。说他首屈一指,不是没有原因的:前段时间看新闻里讲,一个家里出了三个清华,众学渣被虐得是体无完肤,佩服得五体投地,但其实这对睿宗李旦来讲,还算不了什么――就算这家人再出两个北大,面对“一门五帝”,还是有些力不从心的。说李旦“一门五帝”确实是表述了一个史实。在所有的中国帝王当中,有做过皇帝的父亲者并不稀奇,大多数皇帝的父亲也是皇帝;但是同时又拥有一个也做过皇帝的母亲就不多了。父母都做过皇帝的,历史上只有唐朝的睿宗皇帝和中宗皇帝兄弟俩。睿宗更加与众不同的是,他的三个哥哥(均武则天所生)都被立过皇太子,年长的两位都没能够即位;他自己的儿子中也是长子与帝位无缘,最终是三郎继位做了皇帝,即玄宗李隆基。父亲是皇帝(高宗李治),母亲也是皇帝(武则天),一个哥哥是皇帝(中宗李显),自己是皇帝(睿宗),儿子也是皇帝(玄宗李隆基),是为“一门五帝”;更为特殊是,睿宗本人两度登基为帝,堪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“六味地黄丸”。睿宗本人不光是经历特殊,确实也有着令人惊叹的谋略,当然,谋略只是谋略,并不是指文学造诣。唐睿宗李旦(公元662年6月22日-公元716年7月13日),少年时名李旭轮,是高宗李治的第八子(武氏幼子),中宗李显同母弟。李旦这一生,充满着波折诡谲,却也不失荣华:他两度登基,三让天下(其中两次让帝位,一次让皇太子位),皇帝也做了八年。公元690年,武媚变天,李旦迫于形势,让位于其母武则天,自己降为皇嗣。时隔二十年后,李旦再度即位。公元712年禅位于其子李隆基,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,李旦为太上皇,公元717年去世,享年五十五岁,庙号睿宗,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。延和元年(712年)七月二十五日,唐睿宗无法面对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争端。为了求得政治的稳定,他决定以禅位终结自己这次短暂的帝王生涯。三郎李隆基受禅为帝,是为唐玄宗。睿宗自称“太上皇”,每五天在太极殿接受群臣的朝贺,仍自称“朕”,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仍然自决,命令称诰、令;而玄宗每日受朝于武德殿,自称“予”,决定三品已下除授及徒罪,命令称制、敕。后来玄宗发动先天政变消灭太平公主一党,睿宗才彻底放权。睿宗第三次让天下,才有了其后的“开元盛世”。开元四年六月二十日(716年7月13日)李旦病逝,享年55岁。在那个宗室往往遭遇杀身之祸的多事之秋,睿宗每每能够自保平安并得以善终,用《旧唐书・睿宗纪》的话说:“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,王室屡有变故,帝(睿宗)每恭俭退让,竟免于祸。”李旦在躲避政治斗争旋涡的冲击时,具有寻常人不曾具备的高超本领,这说明睿宗确有过人之处。纵观其一生,李旦不仅自己文才谋略出众,培养出的儿子也很优秀,三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大唐开元盛世,仅此就足以让李旦名垂青史。李旦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,六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封殷王,遥领冀州大都督、单于大都护、右金吾卫大将军。史书上说他“谦恭孝友,好学,工草隶,尤爱文字训诂之书”,看起来若是生在今天,也能算是学霸一类的人物。乾封元年,改封为豫王。总章二年,改封冀王。这一年,他把自己名字当中的“旭”字去掉了。上元二年,改封相王,并封右卫大将军。永隆二年(公元681年),改名为“旦”,改封豫王。睿宗李旦最有名的还是他三让天下的典故,虽然让了天下,失去了皇帝那至高无上的尊荣,但他若无此举,莫说是当皇帝,就算是齐家保身也是困难。睿宗是在嗣圣元年(公元684年)春二月七日第一次让出帝位,这是其父高宗皇帝死后的第二年,他取代了李显,此时的睿宗皇帝李旦才22岁。景云元年(公元710年)中宗李显死后,他于当年六月二十四日取代中宗遗子少帝温王李重茂第二次登基。武则天的凌厉霸道,就算隔着历史的长河,也能让人为其心惊赞叹,她以女儿身、命如草芥的地位在一个男权社会里闯出来个女帝王,其间有多少辛酸、多少凛冽,实在让人难以想象。不过这样她都能走过来,那苦的可就是她家的男人――有武则天在的地方,怎么说也不会有别人来当家的吧?高宗李治生前,武则天积累起来的资本已是骇人听闻,与高宗并称“天皇、天后”;高宗一死,那更是一发不可收拾,只是李旦继位的时候,想来是那时武则天对朝野的影响,还没有达到改朝换代的火候吧。武则天在洛阳宫中,将在李治之后继位的李显废除,第二天,作为武则天幼子的李旦便荣登大宝。李旦继位后,王妃刘氏被立为皇后,长子永平群王被立为皇太子,年号“文明”,并大赦天下。但除此之外,他什么都不能做,只是个傀儡,不能上进听政,不能居于正殿,更不能对太后武则天说“不”,国家大事,都是母后说了才算。同年,武则天改元“光宅”等,一年换用三个年号,从这里,我们就能看出,武则天对朝政翻手为覆手为雨的掌控了。此后,徐敬业扬州兵变和宗室越王起兵,给了她杀鸡儆猴的机会。武则天为防激变,铲除异己的同时,假意还政以麻痹李唐宗室及忠于李唐的大臣警惕之心。垂拱二年(公元686年)正月,武则天迫于舆论压力,诏书还政于帝。李旦深知其中利害关系,为求保身,决不同意,武则天得以继续把持朝政。为表示对皇帝的尊崇,武则天将李旦的几个儿子都封为王,意承认其帝王之尊贵。但却把实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所有国家政治事务全由武氏一人专决,李旦实际上是个傀儡皇帝。
2022年04月16日
32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2-04-16
李世民有多好色:与弟媳私通纳前朝皇后
对于女人,他并不一定要求是处女或年轻女子,但人必须长得有质量。别人的妻子也好,十来岁的少女也罢,只要他看上的,一律没收,而且他并不担心什么非议。与弟妇杨氏私通唐开国皇帝李渊之子李元吉,李世民之弟,封齐王,在武德九年(626年)的玄武门事变中与太子李建成一起死于李世民之手。太子、齐王死后,李世民为避免遭到报仇,一不做二不休,索性斩草除根,把他们留在世上的种子也全部消灭。但是有一个人,不但逃过了灭顶之灾,还得到李世民的庇护,她就是杨氏。杨氏,名字不详,李元吉之妻,美丽无比,素与李世民妻长孙氏交好,长孙氏常夸她不仅身材好,人生得漂亮,而且温柔贤惠,善解人意,让李世民垂涎不已。李元吉死后,杨氏估计自己大概也活不成了,于是亲自到李世民府上,请求赐她一死。这天,她精心打扮一番,站在李世民面前,显得楚楚动人。李世民哪里还记得她是自己的弟妇,哪里还记得自己刚刚杀了人家的丈夫,满脑子除了芙蓉帐暖度春宵的欲望,再没别的了。李世民即位后,将杨氏纳入宫中,封为妃子,宠幸有加。皇帝一高兴,金口大开,赦免太子、齐王的全部党羽。以身相许,有时竟能换来意想不到的收成。与太子、齐王有旧的人,无不对杨妃感恩戴德。在他们眼里,杨妃是他们的救命恩人,是杨妃解救了他们。杨氏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,叫李明。长孙皇后归天后,李世民意欲立杨妃为后,魏征说:陛下您既然自比唐虞,何必为了辰嬴拖累自己?辰嬴原名怀嬴,秦穆公之女,原是晋怀公的夫人,后改嫁晋文公,与杨妃的经历相似。辰嬴之子公子乐因母亲曾事二君,在竞选国君时成为不合适的借口,最后被半路截杀。李世民听到魏征此言,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。纳前隋萧皇后鸿胪卿郑元出使突厥回朝,告诉李世民:现在突厥民饥畜瘦,是将亡之兆,其亡不过三年。李世民说:我们刚刚与他们结盟,不可失信。这话当然不是出于李世民的本心,他野心大着呢,秦皇汉武都没做满意的事情,他决心试一试,以期功盖千古。于是他突然话锋一转:耐心点等吧,逮着机会,就兴兵讨伐。机会终于来了。贞观四年(630年),突厥开始在边境上活动,据报已发生一些扰民行为。李世民立即派遣都督李世绩、李靖、柴绍、薛万彻为行军总管,统兵十万,分道出击突厥。李靖是这次军事行动的总负责人,负责节度诸军。李靖一面派出使臣与颉利可汗议和,一面自马邑进屯恶阳岭,夜袭定襄,在阴山大破突厥。此次行动斩首万余级,俘获人口十余万,唐军大获全胜。俘虏中有隋炀帝之妻萧皇后。核实身份后,李靖不敢中饱私囊,连夜送入宫中,献给李世民。萧皇后(570D647年)是梁明帝萧岿之女,江苏人,隋开皇四年(584年),嫁给晋王杨广为妃,后杨广继位,立为皇后,与隋炀帝杨广做了三十五年的夫妻。大业十四年(618年),江都兵变,杨广为乱军所杀。萧皇后被炀帝部将宇文化及带到了聊城,成为宇文化及的囊中之物。后来夏王窦建德攻陷聊城,她又被窦建德占有,安置于州。此事很快便被突厥处罗可汗之妻义城公主(杨广之妹)获知,处罗可汗遣使来迎,窦建德为求自保,不得已把她献了出来。萧皇后从此与义城公主一起侍奉处罗可汗。她真是个命途多舛的女人,虽贵为皇后,万人之上,却因为中原逐鹿,一生颠沛流离,辗转沦入了几个男人的欲潮之中,成为高级政治牺牲品。及唐破突厥,她终于回到了中原故土,可同时又落入了另一个男人的卧榻之上??
2022年04月16日
10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2-04-16
郭子仪历经三朝每次都逢凶化吉依靠的是什么?
导读:郭子仪却历经三朝,逢凶化夷。郭子仪每次“逢凶化夷”,节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据说郭子仪的府门向来是不关的,谁都可以进入。郭子仪这样做,既迎合皇帝倡导的节约之风,又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贪欲,也没有反心。郭子仪能保全自己,也多亏了节俭。郭子仪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,他后来继承了皇位,就是后来的唐肃宗。他的名字叫“享”,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。野史中载,正因为他的节俭,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。李享做太子的时候,经常陪唐玄宗吃饭。有一次,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,里面有熟羊腿,玄宗让李享把羊腿割开来。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开了,手上沾满了油。李享取了一个饼,慢慢把手上的油擦下来。玄宗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,觉得李享太浪费了。但让玄宗意想不到的是,李享擦完油,把沾满油的饼有滋有味地吃了下去。玄宗看罢,非常高兴。夸奖李享说:“幸福的生活应当珍惜。”李享当上皇帝,多亏了节俭的品格。这种节俭并非是一种“伪装人格”。李享当政的几年,历经“安史之乱”、宫廷政斗,他内忧外患,没过上几天好日子。在他当政期间,还出了郭子仪这样的名将,非常“巧合”的是,郭子仪比起李享更为节俭。郭子仪经常让人把书皮边上多余的纸裁下来,日积月累地攒着;至于公文什么的,看完了也都收起来,装订好,“每至岁终,则散与主守吏,俾作一年之簿”,让他们翻过来继续使用。有一天,裁纸的小刀折了,“不余寸许”,裁纸的小吏不是丢掉了事,而是削了两小块木板,“加于折刃之上,使才露锋”,继续用来裁纸。郭子仪高兴地说:“你真是我郭子仪的部下啊。”郭子仪功劳很大,唐肃宗曾感叹说:“虽吾之家国,实由卿再造。”这样的大功,其实稍有不慎,就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。著名的戏剧《打金枝》讲的就是关于郭子仪家里的一个故事,因为郭子仪功劳大,升平公主下嫁给了他的儿子郭暧,郭暧要求升平公主向自己的爹妈行礼,但升平公主是皇帝的女儿,认为不能向郭子仪行礼,为了这事,升平公主常跟驸马争吵不休。一次家宴后,回到房里的郭暧再次指责升平公主,酒后的郭暧终于发作了,抬手给了妻子一个耳光,他说:“你仗着你爹是皇帝,就耀武扬威吗?我告诉你,我爹他是根本不想干皇帝这个差事,否则的话,还轮得到你家?”公主跑到宫里告状去了,郭子仪吓得不轻。但皇帝最终没有加罪给郭暧。郭子仪却历经三朝,逢凶化夷。郭子仪每次“逢凶化夷”,节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据说郭子仪的府门向来是不关的,谁都可以进入。郭子仪这样做,既迎合皇帝倡导的节约之风,又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贪欲,也没有反心。郭子仪能保全自己,也多亏了节俭。行业热点以革命名义批斗老师 教师须向红卫兵鞠躬问好 粟裕为何没打台湾:蒋介石找了两万日本雇佣兵 左宗棠曾国藩都是林则徐女婿?实为胡编乱造 温家宝任职最后一年承诺做哪几件“难事”?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向突厥称臣纳贡二十年? 抗日剧隐含野蛮战争观:非我族类就可随意杀戮 金佛庄被出卖内情;并非蒋介石“借刀杀人” 汪洋将军忆云山之战:美军8车尸体都穿新衣 汪精卫被戴笠下毒内情:他为一个女人回中国 朝鲜战争上的秘密间谍战:美国要炸死金日成 罗荣桓新婚遇尴尬事:妻子前夫“死而复生” 甄妃被俘后遭曹丕当场凌辱 却避免当营妓命运 教授徐焰:苏联人从未在三年困难时期“逼债” 1978年邓小平到处“点火”:毛主席哪里伟大
2022年04月16日
12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2-04-16
武则天登基之日为何选在重阳节?
唐睿宗载初元年(公元690年)的九月初九,武则天废唐睿宗李旦,自己改名武,登基称帝。改国号为“周”,改元天授,定都洛阳,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。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,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。那么,武则天为何在一千三百二十年前重阳节登基称帝?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对于一代女皇武则天有什么特殊意义呢?重阳节,农历九月九日,为传统的重阳节。因为《易经》中把“六”定为阴数,把“九”定为阳数,九月九日,日月并阳,两九相重,故而叫重阳,也叫重九。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,到了唐代,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。为了让自己登基称帝、君临天下更名正言顺,武则天将自己的名字改名武,“”就是日月当空的意思,正应了九月九日、日月并阳、两九相重之数。再加上九月初九的“九九”谐音是“久久”,有长久之意,武则天在这一天登基称帝,就是想让自己的“武周王朝”长久传世,绵延不绝。九九重阳,不仅与“久久”同音,而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,包含着生命长久、健康长寿的寓意,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,重阳佳节,寓意深远,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,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,而此时武则天已经六十七岁高龄,年己古稀,因此,她希望自己能生命长久,健康长寿,永远君临天下,把持“武周王朝”的朝政。然而,让这位一代女皇没有想到的是,在她登基称帝之后仅仅过了十五年,也就是偶神龙元年(公元705年)正月,朝中大臣张柬之、桓彦范、崔玄、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,逼迫武则天退位,迎唐中宗复位。同年十一月,武则天撒手人寰,享年八十二岁,遗诏“去帝号,称则天大圣皇后。”皇帝登基自然要选个良辰吉日,但是选在九九重阳节登基的,武则天还真是第一人。也许在武则天的心中,重阳节有特殊的含义。借助“久久”这个谐音,也希望自己的国家可以经久不衰。
2022年04月16日
64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2-04-16
辩机和尚简介,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情史揭秘
辩机15岁的时候削发为僧,是玄奘的第一批译经助手,他才华洋溢,容貌俊朗,气宇轩昂,后在房遗爱的介绍下相识高阳公主,两人私通后来恋情曝光,唐太宗龙颜大怒,将辩机处以极刑,辩机被腰斩而死。辩机和尚简介辩机和尚生活于唐朝时期,关于其的文献资料记录甚少,查其记载中辩机和尚本是浙江金华人,15岁的时候出家为僧,在长安城外的大总持寺出家为僧。大唐情史辩机剧照辩机和尚的外貌特征:容貌俊秀,气宇轩昂,长相可谓是美男子级别的。辩机和尚的内在特征:内敛蕴藉,学富五车,浑身散发着一种温柔的气息。辩机和尚的生平事迹:当初玄奘取经成功回到大唐后,选了一批译经助手,辩机就是其中之一。辩机以其才学和丰富的经验而名声大噪,著有《大唐西域记》。辩机于649年被处以酷刑,腰斩而死。辩机的死是死于一段情,下面来介绍下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情史。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情史揭秘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爱女,房遗爱的妻子,但是她却爱上了辩机,这个生活戒律的光头和尚。高阳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生,唐太宗对其很是宠爱,从小被溺爱的高阳公主对自己的男人是有很大的标准的,后来被赐婚嫁给了房遗爱,房遗爱是一个庸俗,四肢发达的男人,试问这样一个男人怎么也入不了高阳公主的眼。辩机和高阳公主剧照房遗爱他不懂爱,不懂情,他想夺得高阳公主的青睐他苦练骑射之术,练就阳刚之美,一次还将高阳公主介绍给了辩机。辩机是一个有着英俊外表和丰富内涵的年轻男子。高阳公主能从他的眼中看到智慧,能从其身上看到一种流淌的气质,这是一种震撼。相识那天,粗布僧袍的辩机坐在窗前看书,一尘不染,安安静静,与平常见到的庸俗之人完全不一样。两人就这样相识,这是一段有妇之夫和和尚之间的爱情故事。这段情史明显的不会有太好的结局,一个玉枕出卖了两人,官府在追捕小偷之时发现了高阳公主留给辩机的枕头,这段婚外情遭到了曝光。唐太宗知道了后勃然大怒,将辩机处以古代的极刑-腰斩。而高阳公主呢从此以后失宠,这段感情都没有得到好下场。关于辩机和尚简介,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情史揭秘,我们已经介绍完毕了,辩机是唐代有名的僧人,撰有著作,后来与高阳公主私通,触怒龙颜,被处以腰斩的极刑。
2022年04月16日
165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2-04-16
唐太宗李世民的四妃指的是什么?
这里所说的四妃并不是指唐太宗的某四位妃子,而是指太宗年间以“贵淑德贤”为序的四妃封号。《旧唐书》中记载如下:太宗十四子: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、恒山王承乾、濮王泰,杨妃生吴王恪、蜀王郑阴妃生庶人佑,燕妃生越王贞、江王嚣,韦妃生纪王慎,杨妃生赵王福,杨氏生曹王明,王氏生蒋王恽,后宫生楚王宽、代王简。我们也可以通过昭陵现今已发掘的墓葬以及出土的墓志铭,以辅助了解唐太宗四妃。韦贵妃,于武德年间以良家入选秦王府,贞观元年四月一日册拜贵妃。不过虽然墓志铭上称韦氏是以良家的身份入选秦王府,然而事实上韦氏并不是首嫁,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将军、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。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,兵败后父子均被杀,而韦氏因是罪犯家属,被充入宫中为婢。李渊在长安即位后李世民进封秦王,韦氏作为宫婢进入秦王府侍奉。有人认为在长孙皇后过世后,后宫是由韦贵妃一手掌管的。事实上是,即使身为贵妃,若没有皇帝的授意同样没有权利掌管后宫。杨贵妃,赵王李福生母,墓葬不明,据《大唐故赠司空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赵王墓志铭》上记载的“王,杨贵妃之所生也”推断出这位杨贵妃的封号。在整个太宗年间,韦贵妃的封号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,所以杨氏的贵妃徽号很有可能是死后追封的。杨妃,吴王李恪蜀王李稚母,墓葬不明,甚至不能确认是否陪葬了昭陵,封号也不明确。《旧唐书》只在《李恪传》中提及过一句“恪母,隋炀帝女也”。从其生子的时间以及历代公主尚驸马的惯例来看,杨妃应是作为亡国公主进的秦王府,也就是李渊安抚旧朝人员的一种手段。阴嫔,据推测其封号原本应为德妃,因其子谋反而被降为了嫔。同样是谋反,李佑的结局是被诛后废为庶人,生母连坐遭降,而李承乾虽被废为了庶人,却保全了一条性命。这样的差距很明显可以看出阴氏与李佑是否真的深得李世民的宠爱。燕德妃,根据其陪葬昭陵的墓志记载,十三岁时因香名逾振,武德四年礼聘入秦王后庭,封号“贵人”。贞观元年,正式拜册贤妃,贞观十八年迁封德妃。考虑到贞观十七年李佑谋反阴氏连坐降为嫔,四妃之位有所空缺,燕氏应该是因此晋的位。郑贤妃,名列四妃之位,不燕氏自贞观元年至十七年一直都是身处贤妃之位,所以这位郑氏应该是十八年燕氏升为德妃后,随之晋位的。徐贤妃,在《旧唐书》中留下更多的事迹,是太宗晚期的后宫中比较得宠的妃嫔。徐惠进宫后,先是由五品的才人晋升为了三品的婕妤,最后位列九嫔。太宗逝世后,徐惠一心殉葬,高宗念其贤德,下诏赠其贤妃并陪葬于昭陵之石室,以全其日夜侍奉在先帝身边的心愿。
2022年04月16日
84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2-04-16
文豪的私生活:杜牧喜欢去风月场所“不可描述”?
在钱锺书提过几次的《法朗士私记》(Anatole France en pantoufles) 中,有一则说,一次在某树林里,法朗士邂逅了一名容易亲近的好女子,大相爱悦,于是就地一起品尝乡野乐趣。就在法朗士与他的女性合作者坐在长凳上做将起来,十分投入,这时候,突然冒出一个凶巴巴的乡村警察,对他厉声喝道:我监视您好久了,色狼!您叫什么?可是法朗士是大文豪,法兰西学院的院士,他对这个小小插曲,并没有慌忙,他只把自己的名片,外加一个埃居递给警察,就轻松了事了。甚至,事情还没有完,那粗人看到法朗士是院士,立刻变得彬彬有礼,还表示了如下的抱歉:请原谅,院士先生。我不知情,这地方什么人都来。……夫人穿着红裙子,像面旗子,老远就看得见。请勿见怪,假如夫人穿条黑裙子,不怎么显眼,那就好多了。凡事都得谨慎,对吗?否则我不会过来,不过我也就无幸与您相识了,院士先生!(施康强译本,44-45页)我想起黄侃的荒唐事,也颇与之仿佛,只是下场不同。喻血轮《绮情楼杂记》云:季刚生性狂放,不事边幅,民国八九年间,任北京大学讲师,教《说文》,对中国字学,讲解精辟,但学生心得极少,故每次考试,多不及格,学生苦之。后侦知季刚好作狭邪游,年考时,特醵资于妓寮置酒以劳季刚,季刚欣然莅止。是届学生竟一律及格。……当时旧都中央公园水榭对面一角,芦苇尚未尽除,有小桥通焉。一日,季刚竟挟一女子,于芦苇间白昼宣淫,为警察擒获,通知北大,遂以是去职。按,喻血轮父名次溪,是黄侃之父云鹄的门人,而黄侃的姐姐,又为喻的七舅之妻。据喻黄二家关系,推想喻书所记的,必非出于捏造。非色胆天来大,不能文学海样深(见钱锺书《容安馆札记》第八十一则),这大概是有道理的,我只奇怪:为什么中国的警察,不及法国的通人情,对大文人、大学者,不少许通融?自古来的文人学者,往往不免于寡人有疾、寡人好色(《孟子?梁惠王下》),而文人学者的保护人,于此辈的这种德性,也多了然于心。不过,孔子也叹才难(《论语?泰伯》),所以就不那么苛责,甚至作左右袒了。谓予不信,举文人、学者各一例,以资说明。《唐语林》卷七记诗人杜牧云:杜牧少登第,恃才,喜酒色。初辟淮南牛僧孺幕,夜即游妓舍,厢虞候不敢禁,常以榜子申僧孺,僧孺不怪。逾年,因朔望起居,公留诸从事从容,谓牧曰:‘风声妇人若有顾盼者,可取置之所居,不可夜中独游。或昏夜不虞,奈何?’牧初拒讳,僧孺顾左右取一箧至,其间榜子百余,皆厢司所申。牧乃愧谢。(据周勋初《唐语林校证》,621-622页;此事亦见于他书,唯详略不同,可参观周氏按语)所谓厢虞候,是警备街市的官;所谓榜子,是一种文书。也就是说,杜牧晚上去宿妓,虞候只能打小报告,此外别无他法。况周颐《蕙风m随笔》卷二记学者孙星衍云:尚书灵岩毕公(沅)抚陕,孙渊如(星衍)居莫府,渊如素狂,僚众无所不狎侮,众积怒檄逐之,不即去,则群以去住要公。公别馆渊如精厍,且加修焉。初,渊如好冶游,节署地严,漏三商,必下键,毕自督c之。渊如则夜逾垣出,翌晨归,以为常。或以告公,公弗问也。 (见《阮Q笔记五种》;又《清稗类钞》幕僚类孙渊如洪稚存焚妖书条亦载此事,或即据况书)狎侮僚友之事,可见洪亮吉《更生斋文甲集》卷四《书毕宫保遗事》。据洪文云,作公揭逐之的是严长明等,其揭末云:如有留孙某者,众即卷堂大散。言之凿凿,其事当不诬。而其好色之事,令人掩口卢胡,又见李伯元《南亭笔记》卷五毕沅尊礼孙星衍条:阳湖孙星衍,……曾客陕西巡抚毕公(沅)使署也。尝眷优伶郭芍药者,固留之宿,至夜半,伶忽啼泣求归。时戟辕已锁,孙不得计,接以梯百尺,由高垣度过。出为逻者所获,白于节使,节使询知其故,急命释之去,惟恐孙之知也。据上所引,若非牛、毕二人通达事理,知晓文人学者的短处,而付之不问,则杜牧、孙星衍这两位,也就难保不成了中国诗史、学术史上的失踪者。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2022年04月16日
15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2-04-16
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
中国有个成语叫作“唾面自干”,按照这个词的要求,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,不能擦掉,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。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受了污辱却能极度隐忍,从来不加以反抗。不要以为这个词是凭空捏造、文人虚构,这个词和一个人有关,这个人就是娄师德。娄师德,字宗仁,郑州原武人,曾和狄仁杰同朝为相。娄师德最大的特点是事事讲究忍让。在他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、兴致勃勃地来向哥哥辞行、在兄弟二人就要分手的时候,这对兄弟就曾进行过“唾面自干”的讨论。最后,娄师德教育弟弟说:“别人好不容易把唾沫吐在了你的脸上,你却一擦了之,别人的快感还从何而来?别人没有了快感,那他一定还会继续忌恨你的。我建议,别人往你脸上吐唾沫,你不应该自己擦掉,而应该等待自然风干。在这个过程中,你还应该保持微笑!”娄师德到底做没做到唾面自干,人们不得而知,因为他贵为一朝宰相,敢往他脸上吐唾沫的人估计不会太多。但是娄师德的谦让随和却是出了名的,除了谦让,娄师德的肚量大也被广泛传颂,以至于后人经常说他是“宰相肚里能撑船”。娄师德和狄仁杰虽然同朝为相,但两个人的能力却有差别。狄仁杰出类拔萃,而娄师德却显得有些平庸。尽管娄师德是个谦谦君子,从来不会和任何人发生矛盾,但盛气凌人的狄仁杰就是看不惯娄师德和自己平起平坐,因此,平时挤兑起娄师德来,狄仁杰都是不遗余力。但是,娄师德是个信奉唾面自干的人,任凭狄仁杰怎么欺负,他似乎都不放在心上,而且似乎也没什么怨言。这样一来,反而让外人都看不过去了,他们认为狄仁杰连老娄都不放过是不是有些太过火了。但大家都知道狄仁杰向来自高自大的秉性,所以也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调解此事。最后,连武则天也看不下去了,她只好亲自出面做狄仁杰的工作。武则天当政时期,有一天,散朝的时候,武则天留下狄仁杰,聊了几句,武则天单刀直入地问狄仁杰:“我这么重用你,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”狄仁杰答得也很干脆:“我是一个从来不知道依靠别人的人,而皇上您最后居然重用了我,我想一定是因为我的文章出色外加品行端方。”尽管这样的回答在武则天意料之中,但是狄仁杰的口气还是令她有些小有不快,她呷了一口茶,又咽了一口唾沫,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:“狄先生啊,这你就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了。当年,我对你其实一点了解也没有,为什么想起来提拔你啊,全仗有人在我面前推荐你。”这次轮到狄仁杰吃惊了:“真的啊?我怎么想不起来会是谁推荐了我呢?”武则天又说:“给你三次机会,你猜一下吧?但我想,就是给你十次机会你也猜不出来!”狄仁杰是个聪明人,见武则天这么说,就顺口答道:“那就请皇上您直接告诉我好了。”而武则天却说:“告诉你吧,你能有今天,靠的不是别人,而是娄师德,就是他在我面前三番五次地推荐你”!武则天似乎看出来了狄仁杰的惊诧和难以置信,她随即让侍从取来档案柜,笑着对狄仁杰说:“你自己去打开看一下里面的东西吧!”档案柜打开后,狄仁杰看到里面有十多封写给皇上的推荐信。这些推荐信的主题只有一个,那就是推荐狄仁杰担任重要职务。十几封推荐信的作者也只有一个,那就是娄师德。这一下轮到了狄仁杰无地自容了,原来自己能有今天,靠的全是娄师德当年的大力推荐。自己不领情也就罢了,谁知自己还时时打击娄师德。而更令他惭愧的是,娄师德居然从来不居功自傲,居然一直默默承受冷嘲热讽而不作任何解释!这件事对狄仁杰是个不大不小的讽刺,让他不由得反思自己走过来的岁月。
2022年04月16日
18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
2022-04-16
唐宪宗李纯简介,开创唐朝,是最后一个盛世的皇帝
唐朝第十二位皇帝:李纯(778~820)中国唐代皇帝,即唐宪宗。805~820年在位。唐顺宗长子。初名淳。贞元四年(788)封广陵郡王。二十一年初,立为太子,改名纯。八月即位。宪宗即位以后,励精图治,重用贤良,改革弊政。宪宗在位15年间,勤勉政事,力图中兴,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,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,史称元和中兴。宪宗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:一是政治上有所改革,二是暂时平定了一些藩镇。经过削藩,藩镇势力暂时有所削弱。后为宦官陈弘志(一作弘庆)等人谋杀。享年43岁,在位15年,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。人物简介唐宪宗李纯(778--820):原名李淳,顺宗长子,大历十三年二月十四日(778年3月17日)出生在长安宫中。宪宗即位以后,经常阅读历朝实录,每读到唐太宗和唐高宗的故事,他就仰慕不已。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,认真总结历史经验,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,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,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,都是很晚才退朝。宪宗在位15年间,勤勉政事,君臣同心同德,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,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,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。长期以来,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:唐太宗、唐玄宗、唐宪宗。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,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、相提并论,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。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(820年2月14日),迷信神仙的宪宗被宦官所杀。李纯出生时,正是皇曾祖代宗的晚年。他出生的第二年,祖父德宗即位,父亲顺宗被立为太子。李纯幼年懵懂之时,长安城里就发生了泾师之变,仓皇出逃的德宗没有能够保障宗室子弟的安全,那些没有及时撤离者有77人死于叛军之手,这使德宗一直痛疚不已。李纯六七岁的时候,德宗刚刚重返长安。有一天,李纯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乐,问他:你是谁家的孩子,怎么在我的怀里?李纯道:我是第三天子。这一回答使德宗大为惊异,作为当今皇上的长孙,按照祖、父、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,既闻所未闻,又很契合实际,德宗皇帝不禁对怀里的皇孙增添了几丝喜爱。贞元四年(788年)六月,11岁的他就被册封为广陵郡王。唐宪宗自幼遭遇战乱,他自身的家庭关系也很有些混乱。他的母亲王氏曾是代宗的才人,另外有位同父兄弟被祖父德宗收养为子。宪宗自己的婚姻关系也有些奇特。贞元九年(793年),时为广陵王的宪宗娶了郭氏为妻。郭氏,是尚父郭子仪的孙女,她的父亲是驸马都尉郭暧,母亲是代宗长女升平公主。升平公主与郭暧之间的故事后来被人编成了一出《打金枝》的戏剧,流传很广。郭氏由于母亲是唐代宗长女,这样算来,郭氏与顺宗是表姑侄,郭氏就长了宪宗一辈。或者说,论辈分,宪宗要比自己所娶的妃子郭氏低了一辈。他们成婚后,顺宗因为郭氏母贵,父、祖有大勋于王室,对这位儿媳表示出无比的宠爱。宪宗自己对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么冷落,因为,贞元十一年(795年)时,也就是他们婚后两年,郭氏就生了儿子李宥,他就是后来的唐穆宗。依靠宦官的拥立和发动宫廷政变而迅速取得了最高权力的宪宗,一登基就在政治上大显身手了。看来,皇帝的政治作为与他获取权力的途径是否合法,绝对没有直接的关系。宪宗之前的太宗和玄宗,莫不是如此。生平事迹登基之密贞元二十一年(805年)四月六日,他被册为皇太子。七月二十八日,权勾当军国政事,即代理监国之任。八月四日,宪宗得父皇传位,八月九日正式即位于宣政殿。这一年,宪宗28岁。他从一个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权力的顶峰,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。这一刻确实来得太快了。难道有什么神力相助吗?正是因为这一缘故,宪宗的登基伴着顺宗的内禅一直被人们猜疑着。宪宗登基前后,也的确有一些无法弄清楚的秘密。我们可以列举这样一些事例略做说明。其一宪宗刚刚被立为皇太子以后,二王集团的陆质借侍读之机有所规劝,被宪宗制止:陛下令先生为我讲解经义,怎么还扯其他的事?说明此刻的宪宗有自己的政治见解。也就是说,宪宗在这一过程中未必是被动的,也似乎不会不知情。其二在这年六月最早动议皇太子监国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,在八月十七日,突然暴病而死,时年61岁。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事出有因,很值得索解。与韦皋上表差不多同时,荆南的裴均、河东的严绶也不约而同地给朝廷发来表章,内容竟然也与韦皋的相同。剑南、荆南和河东,三地节度使相距何止千里,如果没有幕后的指使,这样的步调一致真的很难理解。那么,幕后的指使是谁?从当时的蛛丝马迹来说,就是那些在宫中掌握禁军、拥立宪宗的宦官。其三在顺宗以太上皇身份迁居兴庆宫以后,宪宗是不是还允许群臣和他相见?当事人刘禹锡在《刘子自传》中说:当时太上皇身体有病,宰相大臣都不能得到召对。而宫掖事秘,建桓立顺,功归贵臣。直接用东汉末年顺帝、桓帝被立的故事比附宪宗的即位,无法不给人这样一个强烈的印象:在此事过程中有外人无法明知的隐情。其四发生了罗令则密谋废宪宗另行拥立的怪事。这年十月,山人罗令则从长安前往秦州,矫太上皇诏令,向陇西经略使刘亚氡,谋划废宪宗另立皇帝。结果,刘迅婷埽逮捕了罗令则,宪宗一方面以名马金银财物厚赐刘眩另一方面诏令禁军审问罗令则,将其党羽杖死。此事的出现与因果存在很多疑点,但是对于宪宗来说,最大的便利是借机诛杀了政敌。
2022年04月16日
20 阅读
0 评论
0 点赞